西法“枫”景 | 奏响“三部曲” 绘就新“枫”景
从“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”到“小事不出村、大事不出镇、矛盾不上交”再到“矛盾不上交、平安不出事、服务不缺位”,“枫桥经验”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丰富发展,更加彰显法治思维,更加注重社会参与,凸显基层社会治理的强大活力。今年以来,香口人民法庭以“枫桥式人民法庭”创建为切入点,坚持能动司法,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,奏响纠纷化解“三部曲”,绘就和美乡村新“枫”景。
奏响普法宣传“前奏曲”,让纠纷防范在源头。“治已病”不如“治未病”,香口人民法庭着力抓住矛盾纠纷化解的“窗口期”,使矛盾纠纷发现在早、防范在先、处置在小。下好普法教育先手棋。普法进乡村、进学校,开展巡回审理,发放普法资料,开展反家庭暴力、高价彩礼、反校园欺凌等法治宣讲,加强宣传引导。一起被继承人债务清偿纠纷案件,原告主张被告偿还其儿子十几年前欠的债务,法官在巡回审判时,认真调查案件的每一个细节,查明事实,数十位村干部、同村群众现场旁听,实现以案释法的法治教育效果。下好指导调解关键棋。通过参加乡镇政府综治例会、信访案件化解、走访调研等方式及时掌握纠纷信息,分析高发、多发案件深层次原因,研判辖区群众司法需求,适时对人民调解员开展调解业务培训,向党委政府和有关单位提出针对性工作建议,助力各类解纷力量发挥作用。
奏响联合解纷“交响曲”,让纠纷止步于庭外。“众力并,则万钧不足举也。”香口人民法庭积极联合辖区其他调解力量,为群众提供高效、专业的解纷服务,助力矛盾纠纷实质化解。打好联合调解组合拳。积极争取辖区党委政府支持,建立人民法庭+乡镇平安办+派出所+司法所+村委会的纠纷联动化解机制,形成部门协同、多方参与的调解工作一盘棋格局。在处理标的额小、损失难以确定的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时,组成联合调解专班,找准突破口,协助疏通矛盾堵点,推动案件妥善化解。画好为民服务同心圆。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,依托社会治理e平台、人民调解平台,设立巡回审理点、法官工作室,方便当事人咨询或诉讼,推动实现信息集成、平台接收、多元调处、全链条解决。
奏响定分止争“进行曲”,让纠纷化解在基层。香口人民法庭着力延伸司法服务触角,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,坚持“法、理、情”的有机统一,把工作做进群众心坎里,做实定分止争。送法上门解民忧。充分发挥女子法庭优势,践行柔性司法,办理案件时,更注重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的修复。一起爷孙分割百万赔款案,爷爷对抗情绪强烈,拒绝出面调解,法官到爷爷家中耐心询问他的想法和意见,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,最终爷孙俩达成一致调解意见,握手言和。案后回访暖民心。香口人民法庭在处理纠纷时,不仅注重纠纷本身,更关注纠纷“背后”的问题,尤其是婚姻纠纷中妇女儿童权益保障问题。一起抚养费纠纷案件中,发出《家庭教育指导令》和《家庭教育责任告知书》,并联合县妇联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指导,督促其履行监护及家庭教育责任,关心关爱孩子成长。
树高千尺,其根必深;江河万里,其源必长。下一步,香口人民法庭将深化践行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努力做到预防在前、调解优先、运用法治、就地解决,以“一域精彩”为基层社会治理“全域添彩”。